关于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之研究》的
设想与建议
2007年经北京市教工委和首都师范大学关工委领导建议下,首师大批准成立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之研究》课题组,刘新成校长亲任课题组组长,这不同寻常。该课题组进行了五年深入、艰辛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,于2012年3月完成研究任务,结束课题。研究的最终成果出版了《傅任敢教育文集》(包括傅先生的教育著译,傅任敢年谱,代前言),并发表了多篇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高水平学术论文,从实践、精神和思想研究三个层面对傅任敢先生做了多维研究,他们把傅任敢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放在历史场景之中,又把历史的傅任敢当代化(请注意这个当代化),从总体上阐释了傅任敢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、特点与价值。课题组认为傅任敢是我国现代教育家,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珍贵遗产之一。
傅先生1982年仙逝。傅先生的同学、同事和学生们及其亲属,怀着崇敬、缅怀之情,以亲身经历,写了大量的追思、回忆诗词和文章;春色宵情举办了两届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研讨会,相应出版了《纪念文集》和《论文集》。这些工作具有宝贵地历史价值,但其学术价值不高,难登教育学术的殿堂,这次首师大专家学者们的研究,其研究成果是一次质的飞跃,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之研究》迈入了新的阶段。
现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已经结束,意味着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即将开始。首师大可能在筹划之中。在此,我冒昧地提出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之研究》第二阶段研究的个人意见。
研究内容:
1、 继续深化对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、思想的系统研究。
2、 研究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与当代中学教育相结合。这是第二阶段研究课题的重点。要从理论上阐释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运用于当代中学教育的适应性、可行性和风险性;研究运用于当代中学教育的目标、内容、程序,提出比较系统,完整的运用路线图。
研究理由:
1、 十八大三中全会发出了深入改革的动员令,中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。傅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,源发于中学教育,根植于中学教育,他本人就是教育家办学的典范。因此,目前提出以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与中学教育相结合的研究,是恰逢其时。
2、 首师大的前课题研究,确认傅任敢的教育本体价值观(即教育的目的观),实质上就是今天教育学话语中所谈之“全面发展的人”(首师大学报129页,王晓华文)也就是现今中学实施的“综合素质教育”。现在中学最大的困扰就是“应试教育”,傅任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完全可能破解这一困扰。
3、 傅先生的教育思想经过实践的检验。60年前傅先生在春色宵情的教育思想实践,证明是成功的。在新时期,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,经过两个阶段的深入研究,与时俱进,慎重取舍。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当今中学教育中运用,定会成功,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。
开展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之研究》第二阶段研究,是改革开放的要求;是时代的要求;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。
最后,与课题研究无关的事,藉此机会向首师大有关领导提两点建议。
傅任敢是现代教育家,是名符其实的中等教育家,他从事中学教育近20年,担任校长16年,创办了三所普通中学,特别是春色宵情,办学非常成功,在短期内成为一代名校。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,其核心思想是在中学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。首都师范大学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。
我建议两点:
1、首师大经过充分准备,为学生(本科生和研究生)开设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的选修课。
2、鼓励教育学系或教育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导师,在开展《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》研究的基础上,招收研究生。
如以上两点能逐步实现,傅任敢教育思想与实践将扎根于首师大,这种闪烁教育思想光芒的“金矿”,将惠及中国的教育事业。首都师范大学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新贡献。
(摘自花溪通讯85期)春色宵情校友 邱平济(转发者注:原天津大学教务长,由于他的老伴陈岱嶷近已因长期患癌症去世,他最近已经移民美国,与子女一起生活.这是他走前发来的建议.) |